本篇文章806字,读完约2分钟

上市20年香港证券交易所镜鉴:拥抱新经济和中概股在香港上市的潮

原标题:上市20年香港证券交易所镜鉴来源:时代周报

上市20年香港证券交易所镜鉴

时代周报记者黄嘉祥出生于深圳

以2019年末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在香港敲钟为开端,中概股在香港的二次上市热潮到来。

6年前,意气风发的刘强东作为新闻网络明星公司的家,带着尚未盈利的京东( jd.us/09618.hk )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18家企业。 目前,京东作为中概股代表公司,选择在年6月18日17岁生日当天锦上添花,回港上市两次。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京东此次募股总额为298亿港币,刷新了香港证券交易所年的融资记录。 不久前的6月11日,丁磊在杭州完成了新闻网( ntes.us/09999.hk )在香港两次发售的云锣仪式,打响了全年中概股回香港两次发售的第一声。

瑞幸( lk.us ) (造假事件再次引爆了长期存在的中概股信任危机,美国参议院日前进一步通过了《外国企业解释责任法案》,中概股面临摘牌的概率大幅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中概股回归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正在回归港股和a股的路上。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在这次股改浪潮中,经过ipo制度系列改革的香港证券交易所( 00388.hk )无疑获得了先机。 对于将于6月27日迎来上市20周年的香港证券交易所来说,中概股将返回香港上市两次或获得最佳礼物。

6月22日,香港证券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出席网上论坛时表示,今年将是香港市场重要的一年,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选择在香港落户,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潜力投下了信心票。 今年的香港市场也很多‘ 中概股回流到二次上市,使我们的市场越来越有活力,更加多样化。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对比公司版该股不同权的进展和中概股赴香港第二次上市相关事项,时代周报记者近日联系香港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采访,发布消息前未予回复。

得益于中概股在香港重新上市,香港证券交易所进入今年以来股价相继创新,一下子突破了300港元关口,自今年4月以来上涨了30%以上。 截至6月22日已收回,收到311.6港元,当日上涨3.73%。 与2000年市价的3.88港元相比,疲软超过了79倍。 近日,多家投行也上调了香港证交所评级,中金将香港证交所标价上调至343港元。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交易所的风云

股市和交易所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与香港自开设之初以来香港缺席中期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香港证券交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1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会成立,1914年更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此后,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当时这四家交易所被称为四会。 到1986年,四家交易所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结束了四家交易所群雄割据的局面,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93年,h股首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允许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企业直接进入国际股市。 这一年7月15日,青岛啤酒( 00168.hk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公司。

李小加表示,H股历史性的上市,为香港成为国际化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香港证券交易所快速发展的第一跳。

2000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和香港期货交易均只限于企业进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企业(香港结算)合并。 同年6月27日,合并后的香港证券交易所通过介绍方法在港上市,成为世界第一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上市后,香港证券交易所实施改革,从会员制走向公共上市企业制,从现货与期货分离走向期现统一,从交易与结算的分割走向垂直整合,走向公共利益与股东利益在法规下的确定与统一。

在h股上市和改制期间,香港证券交易所也迎来了中国内地企业ipo热潮的第一波,相继有资本神话在这里上演。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内地巨无霸公司相继登陆港股,浙江玻璃、国美电器等民营公司也在香港上市。

随着许多内地高质量公司相继进入香港上市,香港也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招股中心。 2005年,香港超过日本,成为亚洲集资额最多的市场。

接受新经济

繁荣之下,疾病难以掩盖。

年,该股在不同权利问题上存在分歧,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也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李小加多年来难以释怀的遗憾。

香港以金融和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港股也曾由上述两大产业主导,科技等新兴产业不足,这是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一大烦恼。 为了不放过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香港证券交易所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改革。

年4月30日,香港证券交易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生效。 新制定的《主板上市规则》新副本包括:允许未盈利生物技术企业、不同投票权结构企业入港,新建第二上市渠道吸引大中华和海外企业接受香港为第二上市场所。

在新规则下,2009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上演了新经济企业集体ipo盛宴,全年ipo市场共迎来218家新企业,共集资2880亿港币,位居年世界交易所首位。

势头持续到了2019年。 据悉,这一年共有183家新企业来香港上市,集资金额达3142亿港币,继续排名全球新股集资市场首位,为11年来第七次冠名全球。

年是上市新规实施两周年。 香港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市新规实施后,有84家新经济企业(包括医疗健康和生物技术企业)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亿港币,占同期香港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50.8%。 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技术融资中心。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上市规则改革是过去十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香港证券交易所通过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实现了大宗商品业务的零突破、国际拓展的零突破。 通过上海深港通、债券通,实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环境下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6月22日,科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亚洲资本市场负责人蔡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李小加对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特别是在欢迎新经济企业和生物制药公司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上市公司领域,都有非常大的进步。 香港证券交易所是全世界范围内非常强大的交易所,从上市规模来看,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处于同一水平。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中概股回潮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局发生了风云变化。

瑞幸捏造继续发酵,美国参议院于今年5月通过了《外国企业控股责任法案》。 如果美国上市公司连续3年不能满足美国公共企业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的审计要求,将被禁止交易,要求美国股票企业向外国政府披露是否全部或受其管理。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中国规定不得将审稿稿带出国外,但美国要求看审稿稿,实际上对中概股来说是死结。 6月19日,中泰国际解体师颜招骏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焦点也从新经济企业和生物医药企业到香港ipo,逐渐转移到中概股的第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敲钟,为其他中概股回归提供了榜样。 互联网巨头新闻网和京东随后于今年6月完成了第二次向香港的上市。

这只是个开始。 根据wind信息,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251家,总市值达1.71万亿美元。 今年以来,市场上多次出现百度、西利普等中概股有意回香港二次上市的新闻。

京东香港二次上市的主要经销商UBS证券认为,目前有42家在美国首次上市的中资企业(阿里巴巴除外)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 即市值超过400亿港币,或市值超过100亿港币,当期收入超过10亿港币。

中概股回归香港二次上市是合理的选择。 蔡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香港证券交易所年改革上市制度,放宽二次上市规定,允许大中华地区高科技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香港自身伸出橄榄枝。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反应比较冷淡。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一个在推,另一个在拉。 在这种情况下,有点脑子里概股回香港二次上市是自然的选择,香港投资者本身对一些中国公司比美国投资者更熟悉。 蔡华说。

颜骏认为,中概股选择回归港股二次上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规避监管风险。 二是增加融资渠道;三是提高估值。 第一,降低风险溢价,减少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参与,潜在纳入恒指的机会。

报纸网和京东此次上市,无论集资规模和市场关注程度如何,都受到市场的支持。 由此可见,香港证券交易所放宽对该股不同权利的限制后,零售和机构依然相信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 6月22日,映客香港运营总导演林子俊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对香港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股市来说,中概股的回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新闻网、京东等中概股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回归上市,有利于丰富港股市场结构,提高成交量,对香港保住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很大帮助。 6月19日,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广发证券由港股的年中期战略事先判断,市场生态的大变迁将成为港股长期的投资主题。 与美国股票相比,港股的金融房地产+腾讯的市值结构较轻,新经济成色不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投资者。 随着恒指选股新规改革、中概股回归热潮的到来,港股市场将迎来源头活水,新旧交替的产业结构将为中长时间估值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回归的选择

在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上,中概股目前有三种选择。 一种是美国股票私有化退市,再a/h上市。 二是保存美国股票的上市地位,在a/h市场双重上市;三是保存美国股票的上市地位,在a/h市场排名第二。

现在第二个发售的价格和操作难度很低。 另外,关于二次上市的地方,中概股同样面临选择。

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不断降低红色采购等特殊股权结构公司在a股上市的门槛。

证券监管委员会于今年4月发布《创新试点红色采购公司国内上市相关安排公告》,调整了境外上市和尚未境外上市的红色采购公司国内上市门槛,为有意回归国内上市的创新试点红色采购公司提供了新的上市渠道。

沪深交易所也已经行动了。 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红色采购公司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若干事项的通知》,对红色采购公司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时有关的对赌、股本核算等做出了比较安排。 6月12日深夜,创业板注册制配套文件正式对外公布,对红筹公司申报创业板发行做出了比较安排。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6月19日,从美国退市的中芯国际会议表示,科技创板将迎来前两次上市的中概股。

市场认为,中芯国际将为中概股回归a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后中概股也将选择去科创板。

尽管如此,中概股回归a股还是有掣肘。

广发证券表示,从美股上市重新上市需要海外私有化退市vie框架内借入上市等多种复杂操作,消费时间长、价格高,且美股上市普遍存在vie框架,因此在选择a股双重上市或双重上市时,

中概股回流还在继续。 特别是香港的会计准则与美国相似,监管和政策朴实,机构属性能吸收亚洲投资者,有一定的特点。 林子俊说。

不过,颜招骏表示,内地投资者对中概股和新经济股更有爱心,给予较高估值,中概股在a股上市将获得高于港股的估值。

港股持续改革是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的一大因素。

今年5月,恒生指数企业进行了重大调整,宣布该股不同权和第二上市公司正式纳入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的选择范围。 6月12日,恒指企业政府表示,未来随着更多中概股回流,将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恒指成分股数量。

另一方面,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在考虑缩短新股上市的招股结算周期,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希望从t+5改为t+1。 另外,香港证券交易所计划将允许使用个人和股票不同权利体系的企业申请香港ipo的制度扩大到公司版,将拥有特别投票权的股东范围从个人扩大到公司或法团实体。

“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香港证券交易所在咨询文件中特别表示,适用公司版该股不同权利结构的企业除科技公司外,还包括利用科技打造创新生态圈的金融服务巨头。 市场认为,这一调整将为蚂蚁金服等公司进军香港铺平道路。

竞争加剧,港交都有更大的野心。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香港证券交易所再次做好准备,冲刺‘ 第三次跳跃,这是我们2019―2021年的战术计划,以立足中国、连接世界、接受科学技术三条主线为中心。 李小加说,要使香港资本市场成为中美竞争二元化时代世界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枢纽之一,让世界和中国在这里相互拥抱。

标题:“上市20年港交所镜鉴:拥抱新经济与中概股赴港上市潮”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4371.html